【任務】
本實例模型為一個U盤,如圖 1.1所示。建模的重點在于使其具有光滑過渡的外表輪廓,并在此基礎上添加腔體、凸墊、邊倒圓等特征完成U盤的模型。
圖 1.1 U盤模型
【操作步驟及要點】
U盤主體的創建主要是通過拉伸其橫、縱兩個方向上的截面草圖,并運用布爾求交得到外形。
(1)新建文件。
選擇【文件】|【新建】命令,彈出【新建】對話框,輸入文件名稱為“U-disk”,單位選擇【毫米】,單擊【確定】。
(2)創建U盤主體橫向草圖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草圖】命令,彈出【創建草圖】對話框;在【類型】下拉選項中選擇【在平面上】,選擇XC-ZC平面為草圖平面,其余保持默認設置;單擊【確定】,進入草圖繪制環境。
②繪制如圖 1.2所示的草圖對象,并對其添加尺寸約束和幾何約束,使其完全約束。
③選擇【草蕁縷【退出草圖】命令,退出草圖模式,進入建模模式。
圖 1.2 U盤主體橫向草
|
圖 1.2中點在圓弧上,10和4是點的尺寸。 |
(3)創建U盤主體縱向草圖。
①選擇【插入>|【草圖】命令,彈出【創建草圖】對話框;在【類型】下拉選項中選擇【在平面上】,選擇YC-ZC平面為草圖平面,其余保持默認設置;單擊【確定】,進入草圖繪制環境。
②繪制如圖 1.3所示的草圖對象,并對其添加尺寸約束和幾何約束,使其完全約束。
③選擇【草圖】|【退出草圖】命令,退出草圖模式,進入建模模式。在建模模式中,U盤主體橫向、縱向草圖如圖 1.4所示。
圖 1.3 U盤主體縱向草圖
圖 1.4 Up主體橫向、縱向草圖
|
縱向草圖的創建應注意與橫向草圖的位置相吻合。即橫向草圖中的直線1、直線2應與縱向曲線中的直線4、直線5相交;圓弧端點3與圓弧端點6在同一豎直線上。 |
(3)拉伸橫向草圖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設計特征】|【拉伸】命令,彈出【拉伸】對話框,如圖 1.5所示。
②選擇橫向草圖曲線為截面曲線,如圖 1.6所示。
③在r開始】下拉選項中選擇【對稱值】,輸入【距離】為10。
④單擊【確定】,結果如圖 1.7所示。
圖 1.5 拉伸對話框
圖 1.6 拉伸橫向草圖
圖 1.7 橫向草圖拉伸結果
(4)拉伸縱向草圖。
蜓≡瘛靜迦搿縷【設計特征】|【拉伸】命令,彈出【拉伸】對話框,如圖 1.8所示。
②選擇縱向草圖曲線為截面曲線,如圖 1.9所示。
③在【開始】和【結束】下拉選項中均選擇【直至下一個】。
④在【布爾】下拉選項中選擇【求交】,系統自動選擇已創建的橫向草圖拉伸結果為【選擇體】。
⑤單擊【確定】,得到U盤主體基本外形,如圖 1.10所示。
圖 1.8 拉伸對話框
圖 1.9 拉伸縱向草圖
圖 1.10 U盤主體基本外形
|
創建拉伸特征時,默認的拉伸方向為選定截面的法向。故橫向拉伸時,默認拉伸方向為ZC軸;縱向拉伸時,默認拉伸方向為XC軸。所以步驟3、步驟4中,不必再指定拉伸方向,采用默認值即可。 |
1.1.2 U盤尾部的掛繩孔
(1)創建U盤掛繩孔草圖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草圖】命令,彈出【創建草圖】對話框;在【類型】下拉選項中選擇【在平面上】,選擇圖 1.10所示的平面7作為草圖平面XC-ZC平面為l圖平面,直線8作為水平參考,通過調整草圖平面及草圖方位的方向,使草圖坐標系與WCS的各個軸的方位保持一致,如圖 1.11所示;單擊【確定】,進入草圖繪制環境。
②繪制如圖 1.12所示的草圖對象,并對其添加尺寸約束和幾何約束,使其完全約束。
③l擇【草圖】|【退出草圖】命令,退出草圖模式,進入建模模式。
圖 1.11 創建草圖
圖 1.12 U盤尾部的掛繩孔草圖
|
添加草圖約束時,應注意使底部的直線9與U盤主體外形的直線8共線。 |
(2)拉伸草圖創建掛繩孔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設計特征】|【拉伸】命令,彈出【拉伸】對話框。
②選擇掛繩孔草圖為截面曲線。
③在【開始】和【結束】下拉選項中均選擇【貫通】。
④在【布爾】下拉選項中選擇【求差】,系統自動選擇U盤主體外形為【選擇體】。
⑤單擊【確定】,完成U盤尾部的掛繩孔,就 1.13所示。
圖 1.13 U盤外形
(1)創建凹槽矩形腔體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設計特征】|【腔體】命令,彈出【腔體】對話框,如圖 1.14所示。
②單擊【矩形】,彈出如圖 1.15所示的【矩形腔體】對話框。
③選擇圖 1.17中的平面10 作為【放置面】,彈救繽 1.16所示的【水平參考】對話框。
④選擇基準坐標系的Y軸作為【水平參考】,彈出【矩形腔體】對話框。
⑤如圖 1.18所示,單擊【長度】文本框右側的,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【測量】,彈出【測量距離】對話框。在【類型】下拉列表中選擇【距離】,選擇直線11和直線12的中點分別作為【起點】和【端點】,【距離】設為【最小值】,單擊【確定】,返回【矩形腔體】對話框。
⑥輸入如圖 1.21所示的其余參數,單擊【確定】,彈出如圖 1.22所示的【定位】對話框。
⑦單擊【線到線】圖標,先后選擇圖 1.23中的直線11和腔體的邊線13,返回【定位】對話框。
⑧再次單擊【線到線】圖標,先后選擇基準坐標系的Y軸和腔體的中心線14,完成矩形腔體的定位,結果如圖 1.24所示。
圖 1.14 腔體對話框
圖 1.15 矩形腔體對話框
圖 1.16 水平參考對話框
圖 1.17 指定銘牌凹槽的放置面與參考方向
圖 1.18 矩形腔體對話框
圖 1.19 測量距離對話框
圖 1.20 測量矩形腔體的長度
圖 1.21 矩形腔體對話框
圖 1.22 定位對話框
圖 1.23 定位矩形腔體
圖 1.24 U盤
(2)鏡像矩形腔體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關聯復制】|【鏡像特征】命令,彈出如圖 1.25所示的【鏡像特征】對話框。
②在【相關特征】中選擇【矩形的腔體(8)】,設置【鏡像平面】為【現有平面】,選擇基準坐標系的X-Y平面。
③單擊【確定】,即在U盤主體的另一側創建一個鏡像凹槽。
圖 1.25 鏡像特征對話框
(1)創建矩形墊塊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設計特征】|【墊塊】命令,彈出【墊塊】對話框,如圖 1.26所示。
②單擊【矩形】,彈出【矩形墊塊】對話框,如圖 1.27所示。
③參照圖 1.10蜓≡衿矯7為放置面、直線8為水平參考,彈出【矩形墊塊】對話框。
④輸入如圖 1.28所示的各參數,單擊【確定】,彈出【定位】對話框。
⑤單擊【線到線】圖標,先后選擇基準坐標系的Y軸與凸墊較短的中心線,返回【定位】對話框。
⑥單擊【按一定距離平行】圖標,如圖 1.29所示,先后選擇掛繩孔邊線15和墊塊邊線16,彈出【創建表達式】對話框,輸入距離為1。
⑦單擊【確定】,完成矩形墊塊的創建,結果如圖 1.30所示。
圖 1.26 墊塊對話框
圖 1.27 矩形墊塊對話框
圖 1.28 矩形墊塊對話框
圖 1.29 定位矩形墊塊
圖 1.30 U盤
(2)陣列矩形墊塊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關聯復制】|【實例特征】命令,彈出【實例】對話框,如圖 1.31所示。
②單擊【矩形陣列】,彈出如圖 1.32所示的【實例】對話框,選擇對話框中的“矩形墊塊(15)”。
③單擊【確定】,彈出【輸入參數】對話框,設置如圖 1.33所示的各參數。
④單擊【確定】,出現預覽效果,并彈出如圖 1.34所示的【創建實例】對話框。
⑤單擊【是】,結果如圖 1.35所示。
圖 1.31 實例對話框
圖 1.32 實例對話框
圖 1.33 輸入參數對話框
圖 1.34 創建實例對話框
圖 1.35 U盤
(3)為矩形墊塊倒圓角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細節特征】|【邊倒圓】命令,彈出【邊倒圓】對話框。
②選擇任意一個矩形墊塊的頂面邊線,輸入半徑為0.4,在【設置】選項區域中選擇【對所有實例倒圓】復選框。
③單擊【確定】,結果如圖 1.37所示。
圖 1.36 邊倒圓對話框
圖 1.37 為矩形墊塊倒圓角
(4)鏡像防滑墊塊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關聯復制】|【鏡像特征】命令,彈出【鏡像特征】對話框。
②在【相關特征】中選擇如圖 1.38所示的三個特征,設置【鏡像平面】為【現有平面】,選擇基準坐標系的X-Y平面。
③單擊【確定】,即在U盤主體的另一側創建三個防滑墊塊。
圖 1.38 鏡像特征對話框
U盤前部的插口可看做是一個帶有多個腔體的矩形凸墊,其尺寸如圖 1.39所示。
圖 1.39 U盤插口尺寸
(1)創建長方體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設計特征】|【長方體】命令,彈出【長方體】對話框,如圖 1.40所示。
②u【類型】下拉選項中選擇【原點和邊長】。
③單擊【點構造器】圖標,彈出【點】對話框,輸入長方體原點坐標為(-8,30,-2),單擊【確定】,返回【長方體】對話框。
④輸入長方體的長度、寬度和高度分別為16、16和4。
⑤單擊【確定】,結果如圖 1.41所示。
圖 1.40 長方體對話框
圖 1.41 U盤插口基本外形
(2)創建矩形腔體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設計特征】|【腔體】命令,彈出【腔體】對話框。
②單擊【矩形】,選擇圖 1.42中的平面17和邊線18分別作為【放置面】和【水平參考】,彈出【矩形腔體】對話框。
③輸入如圖 1.43所示的參數,單擊【確定】,彈出【定位】對話框。
④單擊【線到線】圖標,先后選擇基準坐標系的Z軸和矩形腔體短的中心線,返回【定位】對話框。
⑤單擊【按一定距離平行】圖標,先后選擇長方體邊線19和腔體邊線20,如圖 1.44所示,輸入距離為2。
⑥單擊【確定】,完成矩形腔體的定位,結果如圖 1.45所示。
圖 1.42 指定矩形腔體的放置面與參考方向
圖 1.43 矩形腔體對話框
圖 1.44 創建矩形腔體
圖 1.45 完成U盤插頭腔體的創建
(3)創建矩形腔體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設計特征】|【腔體】命令,彈出【腔體】對話框。
②單擊【矩形】,選擇圖 1.46中的平面21和邊線22分別作為【放置面】和【水平參考】,彈出【矩形腔體】對話框。
③輸入如圖 1.47所示的參數,單擊【確定】,彈出【定位】對話框。
④單擊【按一定距離平行】圖標,先后選擇邊線23和腔體短的中心線24,在彈出的【創建表達式】對話框中輸入7.5,單擊【確定】,返回【定位】對話框。
⑤再次單擊【按一定距離平行】圖標,先后選擇邊線25和腔體長的中心線26,在彈出的【創建表達式】對話框中輸入4。
⑥單擊【確定】。完成矩形腔體的定位,結果如圖 1.49所示。
圖 1.46 指定矩形腔體的放置面與參考方向
圖 1.47 矩形腔體對話框
圖 1.48 創建矩形腔體
圖 1.49 完成U盤插頭腔體的創建
(4)鏡像矩形腔體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關聯復制】|【鏡像特征】命令,彈出【鏡像特征】對話框。
②選擇剛創建的矩形腔體,設置【鏡像平面】為【現有平面】,選擇基準坐標系的Y-Z平面。
③單擊【確定】,即在U盤主體的另一側創建一個鏡像矩形腔體,如圖 1.50所示。
圖 1.50 完成饗窬匭吻惶
(5)鏡像矩形腔體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關聯復制】|【鏡像特征】命令,彈出【鏡像特征】對話框。
②選擇剛創建的矩形腔體,設置【鏡像平面】為【現有平面】,選擇基準坐標系的X-Y平面。
③單擊【確定】,即在U盤主體的另一側創建兩個鏡像矩形腔體。
(1)邊倒圓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細節特征】|【邊倒圓】命令,彈出【邊倒圓】對話框。
②選擇如圖 1.51所示的邊為【要倒圓的邊】,輸入半徑值為0.5。
③單擊【確定】,結果ㄍ 1.52所示。
圖 1.51 選擇要倒圓的邊
圖 1.52 完成邊倒圓特征
(2)布爾求和。
①選擇【插入】|【組合體】|【求和】g令,彈出【求和】對話框。
②選擇U盤主體為目標體,U盤插頭為刀具體。
③單擊【確定】,U盤最終模型如圖 1.1所示。